WFU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你是否不斷被相同的人生劇本所困住呢?

作者:林倚帆  臨床心理師





志偉:「我覺得我這次好像又搞砸了,我有預感,小雅會和我分手。」
治療師:「怎麼說呢?」

志偉:「我每天都在等她回家,她常常徹夜未歸,即使我大聲吼她、告訴她我很在意,她還是一樣,她永遠不會知道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等她回家的感覺。」
治療師:「一個人等待的感覺令你難受。」

志偉:「對,我想到我媽媽小時候就是這樣,她完全不管我們幾個小孩,總是喜歡在外過她自己想過的生活,和她的姊妹掏聚在一起聊天,說真的,我感覺我好像被她拋下。」
治療師:「所以當小雅沒有回家時,似乎也喚起了你這種被拋下的感覺對嗎?」

===========================

人終其一生,常莫名陷入相同的困境中,這些重複的劇本令人痛苦,卻又熟悉,想改變,卻無能為力。

這些劇本通常來自於每個人童年期,無數次和他人互動的經驗形成,特別是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人,包括家人、照顧者和其他同儕。我們將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當時所經驗到的情緒和對需求的感受,內化形成人格中的一部份,決定我們日後經歷類似的情境時,會如何感受、思考及與他人互動。

即使長大後的成人,有良好的社會地位和背景、備受他人尊重和成功,仍常會無形中不自覺創造出被不公對待、輕視、被侵害等感受,無法享受生活的美好,也不敢相信自己值得擁有被好的對待。

這種重複的歷程聽來雖然不可思議,卻是有其生物本能的意義和存在的目的。好處是,這種早期經驗帶來的信念,可以使我們產生安全感,也就是對未知感到可預測和信任。人對於未知的事物、不可控制和掌握的事情,常常是感覺恐慌和焦慮的,因此,雖然不斷循環的劇本令人不舒服,但比起不可預測的事,似乎令人感覺更安全和自在。

然而,壞處是,這樣的信念根深蒂固地影響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固執到幾乎難以改變,影響我們後續經驗到的每件事,都必需得不斷的在這樣的重複中。除非有一天,我們發現這個劇本、認識它怎麼開始的,在每個現在的處境中,發現它和劇本的關聯、相似的地方、如何被喚起的,有機會對它有新的認識,產生新的感受和意義,才有機會帶來改變。

所謂改變,並不會中斷人生劇本,而是像十字路口一樣,使我們有機會重新選擇,要走習慣的道路,還是願意冒險嘗試新路。新路,也許未知,但有機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是需要做賭注,我願意賭一把看看嗎?

或許有人會納悶,改變不是應該要遠離痛苦嗎?但別忘了人生劇本存在的目的,是讓人產生安全感,這是件好自然、多麼讓人習以為常和自動化的過程,它彷彿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中心。放棄它,等於放棄多年來我所認識的自己,和我所建構對他人和對世界的理解。自我放棄等同於否定自己,因為這是從我過去經驗得來的。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我們可以透過自我了解和接納來療傷。在心理師的引導下,了解這些人生劇本的難處,認識每個重複和循環的劇本,接納過去面對改變的無能為力,發展出未來可以自我保護和疼惜的方式,從而面對人生的新展望。

人生劇本,在不同的心理學理論和學派,被不同的名詞所標的,但意涵是雷同的。我永遠都相信,不同的心理師養成背景不同,所學習和專精的心理治療學派雖然不同,但都是本著讓案主「成為更好的自己」出發,是殊途同歸的。

人生劇本,
在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裡,被稱為「人生腳本」。
在基模療法(Schema Therapy)裡,稱其為「人生困境」。
在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則稱為「內在運作模式」。


從神經可塑性的角度,探討為何穩定且密集的心理治療能提升治療成效?

作者:林倚帆 臨床心理師  隨著神經科學的進步,對於大腦可塑性的理解逐漸深入。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成年後的大腦結構是固定的,但現今的研究顯示,大腦具備持續改變的能力,此現象被稱為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是通過重新配置神經迴路來適應新經驗的過程,這一特性為心理治療有效性的神經基礎。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