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從神經可塑性的角度,探討為何穩定且密集的心理治療能提升治療成效?


作者:林倚帆 臨床心理師 





隨著神經科學的進步,對於大腦可塑性的理解逐漸深入。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成年後的大腦結構是固定的,但現今的研究顯示,大腦具備持續改變的能力,此現象被稱為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是通過重新配置神經迴路來適應新經驗的過程,這一特性為心理治療有效性的神經基礎。

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互動能夠促進神經可塑性的發生。研究顯示,心理治療可以在神經造影中找到實證神經基礎外,亦驗證心理治療能導致腦細胞的增生、神經網路的重組,這些變化能夠影響情緒調節、認知功能及行為反應,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每週一次的治療與隔週或每月一次的治療在效果上存在明顯差異。以下六個因素能夠促進和增強神經可塑性,並解釋為何穩定且密集的心理治療能提升治療成效。


(一)新穎:

心理治療中,新的、正向、非預期的經驗,有別於內在運作模式,是能帶來矯正性的情緒經驗。內在運作模式是指,我們成長過程中,無數個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經驗,逐漸形成一套對自我、他人和對關係的認識。如果照顧者是可親又有回應,通常會形成較佳的情緒調節和管理能力;相反,若成長過程中常遭照顧者回以負面情緒或反應,孩子通常為了維持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選擇壓抑或討好方式來面對照顧者,以致限縮或喪失了表達與控制情緒的能力。

一般而言,在心理治療中,只要來談者評估雙方關係夠安全,來談者願意在心理治療中表達無論對環境中他人、或對心理師的看法或情緒,都有機會能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感受情緒被承接且被好好對待或回應的經驗,這就是新的、非預期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有別於成長過程中與照顧者的互動方式。這些新經驗能夠重新編寫神經迴路,修正過去負面或創傷性的情緒經驗,帶來療癒效果。


(二)專注力:

大腦的物理改變仰賴專注的心理狀態。多數人成長過程中負向的生命經驗(甚至有童年逆境),會使人養成關閉感官經驗的習慣,容易對某些經驗變得無感、充耳不聞或視而不見。因此在心理治療中,很重要的是心理師必須帶著來談者慢下來,留心體會和覺察重要且正向的矯正性經驗。


(三)情緒喚起和強度: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只有在情緒容納之窗內,越強和越有體感的經驗,隨後神經元的連結就會越強。強度太劇烈(啟動戰、逃或凍結反應)或不痛不癢(完全沒壓力)均會影響效果。這也符合Yerkes-Dodson學習曲線的原則─適度的喚醒狀態是創造最佳學習環境的方式。

一開始進入心理治療療程,就拉長頻率也可能導致對治療的感覺不痛不養,因為這是最舒適的付出程度,和心理師的實際和心理距離都是相對較遠的;當然如果是治療一段時間、相對穩定後,心理師和來談者雙方決定逐漸拉長頻率做為追蹤,則另當別論。無論是付出的時間或金錢成本,這種付出的「痛」,反而會增加治療動機,因為覺得自己值得這樣的付出,也就較容易在治療中經歷較強和有體感的經驗。


(四)持續時間:

停留在特定經驗的時間越長,神經元間啟動和連線就越多。至少需停留30秒以上,才會留下經驗。

上述四個因素,在心理治療頻率拉長的狀況底下,會出現以下現象:來談者常常因為有許多事情要說,說完就沒時間了;或是因為太久沒見,心理師來不及追蹤來談者近期變化,來談者也因為時間拉長影響記憶及安全感,有時候需要一些時間回想才能說出口,更別說有時間能好好慢下來去探索正向經驗了。


(五)重複可以強化神經元連結:

神經心理學之父Donald Hebb發現,當人們一遍又一遍重複某種經驗、想法或行動,大腦會學會每次觸發相同的神經元,帶來相同的體驗。重複的次數越多,大腦就越會把它視為一種模式,並建立一條相應的路徑,連結就會越牢固,這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相反,如果漸漸拉長這些美好體驗的時間,神經的連結就會越弱。

每次的治療都是一個整理和發現自己感覺或想法的重要時刻,穩定而規律的治療頻率(建議最好的效果是每週一次,嚴重創傷者則可能一次以上),會使得大腦神經系統習慣且熟悉新的思考方式,漸漸就會帶來穩固的效果。

若拉長頻率(兩週或以上),心理師和來談者之間由於相處時間較少,了解的訊息有限,通常要花費較長時間追蹤和確認雙方交流過程是否有足夠的理解,才能形成新的思考方式,這也和雙方的信任及熟悉度有關,每次談話似乎都是新的瞭解和關係建立,除了影響效能,也影響心理師是否能精準給予回饋、或是有足夠時間回應,這些因素都會使得來談者容易感覺心理治療效能低於預期。


(六)安全的關係:

幾乎所有的心理治療療效研究均指出,安全的治療性關係為影響心理治療效果的核心因素,亦為上述五個因素能否促進大腦生長和神經融合的基礎。當心理師與來談者雙方尚未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時,就需要靠外在穩定的架構、時間及頻率帶來安全感。

以動力的觀點,穩定的架構形同母嬰關係中的奶水(帶來滋養),才有機會觀察到來談者真正的感覺。比如媽媽定時定量餵養孩子足夠的奶量,才有機會觀察到孩子的成長或變化。心理治療中,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環境影響的因素降低,心理師和來談者雙方都知道每週的固定時間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

如來談者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固定時間和空間給來談者。治療架構是為雙方彼此準備,都需要承諾和投入,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來談者雙方充分的討論。即使有事改時間,也盡量補在當週的其他時間。

大腦是「社會化器官」,設定了要與人連結。然而心理治療可能並非時時刻刻令來談者感覺安全,這與先前談及內在運作模式有關,也會影響來談者怎麼看與心理師間的互動,如也許談及某些議題,可能也會擔心被心理師評價或拒絕。因此,心理師需要敏銳地注意來談者的反應,甚至會探詢對方在關係中是否感到安全。

理解上述這些因素不僅有助於提升心理治療的效果,也提供重要的指標作為心理師和來談者雙方可以共同檢視和討論的方向。


參考資料:

1.Cozolino, L. (2018). Neuroscience of psychotherapy. Retrieved from Itineriscoaching.com from http://www.itineriscoach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1/03/Neuroscience-of-Psychotherapy-Louis-Cozolino.pdf.

2.劉効樺(2012)。認知神經科學對諮商心理治療的啟發。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1),1-27。

從神經可塑性的角度,探討為何穩定且密集的心理治療能提升治療成效?

作者:林倚帆 臨床心理師  隨著神經科學的進步,對於大腦可塑性的理解逐漸深入。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成年後的大腦結構是固定的,但現今的研究顯示,大腦具備持續改變的能力,此現象被稱為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是通過重新配置神經迴路來適應新經驗的過程,這一特性為心理治療有效性的神經基礎。 心理...